天坤国际王云雷:微软为何举债跨界收购人力资源巨头LinkedIn?

微软收购LinkedIn已触动众多行业的神经,特别是当微软宣称将利用 LinkedIn 协助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 Cortana 时。从这个事件来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对人口大数据天生的广聚作用将在未来显得越来越重要,众多行业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跨界合作或将引领未来商业领域的新潮流。
过去的时间里,互联网+一度盛行中国。说不定,下一个风口就是人力资源+呢? 不要觉得没有可能——从古至今,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让众多的目标人群认可企业所创造的一切服务和工具,才能赢得长足的发展。
6月13日,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现金收购LinkedIn。被收购后的LinkedIn,将继续保持“独立”。微软在博客中称,将以每股196美元的现金收购LinkedIn(以发债的方式来募集收购的资金交易)。完成后,微软将继续保留LinkedIn品牌、文化和独立性,原CEO杰夫·韦纳尔将继续担任CEO,向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汇报工作。微软为何举债跨界收购人力资源巨头LinkedIn呢,两者强强联手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都值得深思。

bier
1、希望其成为微软社交领域的重要补充
微软早期的成功得益于在个人电脑软件市场的垄断,但在移动化浪潮中,这份成功却没能被复制。在信任CEO Satya Nadella的带领下,微软致力于转型成为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讲,LinkedIn很适合微软。它可以帮助微软拓宽用户群体,和加深对已有用户的服务。微软的这次收购是Nadella重新定义公司的一大步。
除此之外,微软在全球社交方面的布局一直是其头痛的问题。放眼全球,Facebook立足于社交,Google也有Google+,其他对手均在社交领域有所作为的时候,微软显得格外沉默。2005年,微软开始了Wallop的设计,希望通过以终端应用的形式来构建的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的Bebo等产品。2006年,Wallop从微软拆分,成为一家独立的初创公司。2008年,Wallop走向了倒闭。因而,LinkedIn成为了微软商业模式转变中的一个重要补充。Satya Nadella对外宣传:“未来微软将利用领英的社交网络打造企业级别的更多应用,包括云计算以及基于微软Office系统在内的社交应用。”

8
2、看中其精准社交化数据的商业模式:

1庞大的用户数据
Linkedin创建于2002年,2003年5月5日网站正式上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 公司在全球27个城市设立了分部及办事处,全球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 3 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领英中国已经为将近600家企业级客户提供了人才解决方案,客户包括中国本土互联网巨头BAT、华为、中兴、联想、复星集团以及海航等公司,同时也包括IBM、英特尔、微软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6
2精准的用户数据
用户的精准性也是LinkedIn的重要优势。Linkedin用户定位于中高端职场商务人士,因而数据变现后的商业模式颇受各类企业主的欢迎。此前有数据显示,用户在LinkedIn网站上每逗留一小时,它就能进账1.3美元,而Facebook在这方面的收入仅为6.2美分。难怪微软CEO Nadella 表示,“LinkedIn 团队打造的是一个链接全球专家的网络,是一个非常棒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一起加速 LinkedIn,以及微软 Office 365 与 Dynamics 的成长速度。”在其对外宣传上,也明确回应了Linkedin背后的社交化数据的商业模式是其选择收购的重要原因。“微软收购领英,可以看作对‘人际关系’的收购。更重要的是,领英上聚集的是专业人士,而‘专业人士’正是生产力工具的重度用户。因此,从用户匹配度上来看,微软生产力平台和领英是非常契合的。”

22
Tips:微软的收购历史
微软收购LinkedIn并不是无迹可寻的。微软曾多次尝试收购LinkedIn。最初,微软报价5亿美元收购LinkedIn,虽然接近达成协议,但最终还是告吹。在LinkedIn IPO之前的数月,微软又给出了最后的报价:近20亿美元。但当时负责微软战略与合作的副总裁汉克•维吉尔(Hank Vigil)认为报价太高,最终放弃收购LinkedIn。维吉尔也于2011年离开微软。不过,这一次,微软和LinkedIn的收购终是水到渠成。微软以及LinkedIn董事会一致批准了这一交易,LinkedIn CEO杰夫•韦纳以及LinkedIn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也都支持这一交易。

3

互联网行业数据大揭秘

2016年应届毕业生起薪4765元,三成签约互联网。昨日,某第三方机构发布《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应届毕业生起薪为4765元,近三成毕业生进入互联网行业,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平均月薪最高。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究竟如何,而从事该行业的互联网人是否人人都能获得高薪
呢?
一、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
目前,互联网行业已经全面渗透到全球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建设、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生活娱乐的新型平台和变革力量,推动着世界向信息社会发展。伴随着全球互联网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也在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全球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8.8%。

1
二、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
(1)手机上网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移动互联网迎来黄金时期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2015年上半年新增网民1894万人,其中农村网民占48.0%。农村地区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达69.2%。未来几年内,手机上网依然是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移动互联网也迎来了黄金时期。

22(2)以微信为首的即时通信类应用正在建立新网络营销市场
从网民对商业化产品的参与程度来看,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这三类产品的商业化模式呈不同特征。社交网站的商业化主打站内购物和付费游戏,微博的商业化产品最丰富,目前用户参与较多的是周边信息搜索和站内广告,微信用户的商业化产品参与偏重于公众号的订阅和扫一扫购买商品。以微信为首的即时通信类应用正在建立新网络营销市场。

2三、互联网人的薪酬
(1)哪些职位的需求和薪资高?
根据某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16互联网行业薪酬报告》在互联网行业中,后端开发、移动开发、产品经理的薪水最高,而后端开发的职位需求是最大的。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经理的平均薪水(16.3k)比程序员(15.2k)还高。技术,产品和UI成为是互联网行业需求的三大重心。技术/研发岗位在整体就业行业需求中最大。

3(2)不同成长阶段公司的职位需求和薪水不同
众所周知,并非所有公司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职位需求和薪水是相同的。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 的口号下,“创业”的概念红得发紫,不过在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之后,创业公司的工资好像没那么高了。整体来看,公司越成熟,开出来的价码也就越高,创业公司反而最低。虽然有创业公司为了挖人,开出了年薪50w以上的价码,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拥有BAT背景的职场人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无论是薪资福利还是岗位升迁。

4 5从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相同技术岗位BAT背景人才年薪相对要多5w以上。在不同融资程度的公司也是如此,D轮公司的增幅更加显著。也许是因为D轮公司面对上市压力,对BAT背景人才,HR更愿意以更高的薪资招揽。
(3)薪酬之外的职业发展
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在5k左右,但1年之后,就分成明显的两拨,产品和技术能在两年以后轻松翻番,产品甚至更高;而市场和运营则普遍比前者低5k左右。五年是第一个分水岭,技术比产品的发展后劲大得多,运营也慢慢赶了上来。10年是第二个分水岭,都是特别稀缺的高端职位,运营的价值体现了出来,而产品跌落至末位。看来产品比技术更吃“青春饭”,高端运营非常稀缺。

7同时,互联网的薪水普遍都不是12月制。以13-15个月居多,像鹅厂和狼厂等游戏部门,传言有十几个月的年终奖。其实在职业发展的后期,工资仅仅是零花钱了,更重要的是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