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工作将呈现三层分化

近日,据《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等权威渠道获悉,《“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以下简称“《指南》”)正在组织修订,并有望于近期印发。

具体内容如何呢?

据介绍,《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发展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各地区所专所长,通过针对性地发展各地优势产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合理分布,进而形成中国制造“新版图”。

这也就是说,若此《指南》完全逐步落地,蓝领的区域分层必将出现!中国未来的劳务服务也必须及时地顺应和配合此规划,才能走得更长远。具体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解读研究呢?笔者浅陋之见,《指南》一旦落地,这对劳务行业来说,那就是蓝领的流向和服务要求必将逐步发生改变:

1、蓝领的分层即将开始:重复性劳动的低端蓝领、有一定技术的技工、高技能人才;

蓝领的分层,将随着《指南》的逐步落地而发生以下变化:技工将很大部分分布在中部地区,高技能人才将很大部分分布在不发达地区。

《指南》给不同省份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思路,即东部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以及西部和老工业区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型优势产业。

具体来说,《指南》将支持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制造业发达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支持产业基本覆盖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此外,《指南》还将支持部分东部省份大力发展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产业,以及“互联网+”相关产业。

安徽、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除了继续深挖能源开采设备、煤化工装备、农机装备、基础工艺设备等原有优势产业的潜能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产业将成为各地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此外,《指南》还要求中部省份,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提升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占比,并逐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2、西部地区将成为一段时期内低端(技能)蓝领聚集地,回流不可阻挡;

由于西部地区已承接产业转移多年,加上《指南》继续明确支持发达地区产业有序向西部转移,所以西部地区将成为一段时期内低技能蓝领的聚集地。再加上西部地区本就为低技能蓝领的主要输出地,因此当下的蓝领回流势头将会持续不断。

对于西部和部分老工业区,《指南》除了要求其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外,则将重点放在了培育新兴优势产业上。例如,要求陕西、四川、重庆等地继续发展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根据工信部工作计划,《指南》还将特别对东北、西北等部分老工业基地给予一定的产业升级政策支持。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指南》特别支持东北、西北制造业发展比较困难的省份,找到相对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支持这些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出台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指导外商向相关地区投资,并引导国内沿海地区产业有序转移;支持东北、西北地区率先启动一批基础条件好、近期有望突破的“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项目,发展一批规模效益突出的优势产业基地和专业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

3、分层式的服务理念需建立,特别是技能人才的服务需要开始筹划和准备。

目前整个劳务行业,大多服务模式和理念都是多年的粗放式模式,以服务学历不高、技能不强的外出农民工为主。尽管已经在逐步服务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等,但服务水准远未达到新一代蓝领的期待。

因此,如果想继续为东部和中部的中高端制造业提高劳务服务,对于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服务要求就要进一步提升才行。而这个市场,应该是所有从业人员都不想去轻易放弃的: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指南》的修订和实施,将确保“中国制造2025”战略持续落地,同时促进各地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届时,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将会得到快速发展;而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近年来的新兴产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培育。

多家券商研报认为,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之一,《指南》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至关重要。随着各地相关项目上马和产业政策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战略新兴产业三大领域,将在未来成长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为全新的投资机会。

据多家市场机构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预测,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产业升级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相关的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