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扫尽:2016年中国蓝领大数据

2016年,中国正式进入供给侧改革元年,伴随这种集中大规模去产能,中国历史上第二轮下岗潮自1998年后再次上演。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蓝领人才服务行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派遣受限、政府监管、互联网升温……

由天坤国际·优蓝网蓝领生态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蓝领大数据报告》将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招人情况、用人标准以及蓝领人才薪酬福利待遇等多维度、多角度的分析蓝领人才市场行业。

10111

前言

天坤国际·优蓝网《2016年中国蓝领大数据报告》报告数据来源于优蓝网数据库,并运用优蓝网的平台,通过抽样调查和现场访谈,从衣食住行、求职择业等方面深度考察一线蓝领的工作、生活现状和发展趋势。

样本采集周期自2016年9月1日-2016年12月1日,历时90天,共采集企业样本数据3000家,企业有效数据2887家;蓝领一线员工样本数据21000人,蓝领一线员工有效数据20036人,年龄覆盖16岁-65岁蓝领,既包含90后新生代在职蓝领也包含老龄返乡蓝领农民工,地域覆盖49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及30个二线城市。

01、中国经济进入L型走势,经济结构调整引发全方位变革

b3ddba5f9a1610e2-398b8f9a6f1dd574-df867d4941709bc6863db925008bb42c

1、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成为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呈现L型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6.7%的GDP环比增长速度创下6年历史最低。同时据中国证券网,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2016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四季度预测的报告,预计中国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长均在6.7%左右。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服务业增加值2798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占GDP比重52.8%,比第二产业高出13.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8.5%。中国服务业呈持续较快增长,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是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

2、制造业PMI指数下半年明显上升,连续五个月扩张

2016年初以来制造业PMI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年平均值为50.3%。制造业PMI指数经过上半年的低迷期,从8月起呈现爆发式增长,连续5个月制造业PMI指数超过50%,制造业生产及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12月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生产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至53.3%。

PS: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3、农民工增速放缓以青壮年为主,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发展

截止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16-60周岁)人口连续第四年下降,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2011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预计2016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会持续下降,增速跌落1.3%。

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从平均年龄看,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8.6岁,比上年提高0.3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5.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9%,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农民工平均年龄超过39岁。

根据国际标准,社会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称为人口红利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未来五十年中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表明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一直小于50%,尽管民工增长数量在持续下降,但人口红利仍未消失。

同时国家卫计委也表示,中国正处在劳动力比较充裕的时期,因为和国际接轨,算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还有10多个亿的劳动力,再过五年还有9.9亿劳动年龄人口,到2030年我们国家还有9.58亿的劳动年龄人口,到2050年我们国家仍然还有8.27亿的劳动年龄人口。因此,转变过去依靠“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发展模式,加强新生代与老一代蓝领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实现人口资源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4、制造业用工需求最大,高级技工缺口超400万

人社部发布的2016年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从行业需求看,83.8%的企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33.6%、批发和零售业次之占比14.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用工需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占比10.1%。预计2016年第四季度超过80%的企业用人需求依旧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从需求侧看,54.3%的市场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有明确要求。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技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45、2.11、2,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同时,人社部此前另一项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而这不仅制约着单个企业的发展,更对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严重些说,甚至使得民族工业的崛起缺乏坚实根基。

5、去产能百万职工“下岗潮”与“裁军30万”退役士兵就业潮并举

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开局之年,中国的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正面临一场“去产能”的艰苦战役,而这极有可能引致百万职工“下岗潮”。据初步统计,煤炭系统涉及约130万人,钢铁系统涉及约50万人。为更好的安置去产能企业的职工,2016年5月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据悉,这次改革裁减军队员额将分步实施,2017年底基本完成。而这将引发大批量退役士兵就业潮。

02、国内制造业成本加重,外迁或加速

2016年网络最火的文章莫过于《不要让华为跑了!》《不要让曹德旺跑了!》这一系列文章,前者将深圳卷入舆论的漩涡;核心思想是:像华为这样的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头牌企业,都难以在房价高涨过后的深圳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后者将中国制造业成本作为舆论的焦点;核心思想是:国内制造业成本太高,福耀集团计划花10亿美金去美国建厂,继续做汽车玻璃。联想到最近苹果公司和富士康公司都打算把工厂全部迁到美国、印度,这一趋势性的变化值得决策者和大多数地方政府反思。

2015年8月波士顿咨询集团《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全球的成本竞争力如何变化》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印度、墨西哥、泰国、中国;制造业成本最高的依此是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法国。墨西哥、美国等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能源成本优势明显,制造成本优势逐渐显现。

而2016年9月由中国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也表示在成本变动影响下,一方面,跨国公司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设厂的“江南化纤”就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中国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中国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中国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同时,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自然就较高。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最便宜的中国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美国1100美元资金、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中国国内比美国高出1.5倍。

这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不堪重负。

4、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中国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由于中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中国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5、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蒸汽部分,中国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6、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中国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7、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均进口,假设进品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中国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中国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中国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10、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美国折旧成本是中国国内折旧成本的1.7倍。同产能设备及土地厂房,国内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美国生产线投资2500万美元、按15年折旧年产50000吨计分别计算吨折旧成本:国内9000万/15年/50000吨/年=120元/吨,折合19.35美元/吨。美国是2500万美元/15年/50000吨/年=33美元/吨,高出国内1.7倍。

11、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中国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制造成本相当,在一些行业甚至会超过美国制造成本。“江南化纤”是个案,但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已经“未强先高”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03、企业用工需求分布不均,用人标准逐年提升

1、制造业企业地域分布不均,以成都、武汉、重庆、苏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反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在2016年制造业企业地域分布图中,以成都、武汉、重庆、苏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反超北上广深。美世China Monitor调研的数据也表示,73%的企业表示有在新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开设分支机构的计划,其中48%为工厂。

据悉,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离开北上广深的大型知名工厂就有20家:松下、诺基亚、TCL等等。工厂的“关停并转”导致了逾千万人蓝领打工人去‘无工可打’被迫“逃离”北上广。工厂之所以选择“关停并转”主要是由于一线城市用工成本的上升、国内产业升级加剧。

同时,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严控人口”政策助推了“人口负增长”现象。实际上,北上广深地方政府近一两年都在大力推进人口疏解的工作,基层官员的任务压力陡增,在考核指标上甚至人口疏解排在GDP之前。

但由于这些制造业企业其主要消费市场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附近的城市就成为工厂外迁的最佳选择。如上海附近的苏州、昆山等地。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生产成本的降低,不少制造业企业纷纷内迁、布局到以成都、武汉、重庆为代表的中部城市,如富士康集团已经将大部分电子产品代工生产线从深圳搬迁至郑州、南宁、烟台等二三四线城市。

2、企业蓝领用工大多要求初中以上学历,至少能识26位英语字母

数据显示,68%的企业明确规定了企业蓝领用工的学历要求,43.3%的企业希望员工拥有初中以上的学历,同时高达21.7%的企业希望员工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值得注意的是86%的企业明确要求员工至少能识26位英文字母。与白领企业招工要求相比,求职者的学历门槛相对较低,但企业蓝领用工要求正逐步提高。

3、50岁为企业蓝领用工年龄“底线”

目前,企业蓝领用工年龄要求基本集中于18岁-40岁,占比65%;而放宽至50岁的企业占比31%,但放宽至50岁以上的仅为4%。由此可见,50岁为大多数企业蓝领用工的“底线”。

央视新闻《1+1》就提到,有些50、60岁的高龄农民工,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持假身份证留在工地;有的不断地走进理发室将自己的白发染黑;有的甚至“靠吃肉补充体力获打工资格,哪家工地肉多就去哪”。这也证明了高龄蓝领就业十分困难。

04、劳动力就业市场呈现“新常态”,企业“有形”福利不断提升

1、“90后”成蓝领就业主体,行业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大

“90后”已成为蓝领就业的绝对主体,26岁以下的青壮年占比59%;而“95后”占比27%,40岁及以上占比3%,“85前”蓝领正快速退出市场。

职位不同,男女性别差异较大。从上图可看出,快递/物流/送餐员的男女性别比例差异较大,基本上达到了19:1的比例;而这主要取决于工作体力与工作强度的需要。

2、“包吃包住”成企业招工、留人活法宝

数据显示,愿意为员工提供免费宿舍的企业占比69%,这里的免费提供宿舍包括员工水电费自理,即员工虽不需要负担住宿费用仍需要负担每月50元左右的水电费;同时愿意有偿提供宿舍的也占比20%,这里的有偿费用主要指宿舍管理费用,即员工仍需要缴纳100-200元左右的不等的固定宿舍住宿费用。

在这些企业中也发现将近有75%的企业为解决员工吃饭问题,向员工提供食堂。愿意为员工提供免费工作餐的企业占比45%,即使没有工作餐也有29%的企业愿意提供200-400元不等的餐补,而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愿意从事一线生产劳动的劳动者的数量持续减少,各行业领域均出现或多或少的“民工荒”,这倒逼企业提升员工吃住福利。

“包吃包住”真有那么重要吗?笔者在采访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对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们说,生活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生活成本本来就不低,解决了吃住问题,生活成本自然降了下来。

一位刚从湖北来上海打工姓蔡的小伙子表示,由于家境贫寒,从老家过来时身上带的钱不多,找到第一份工作后,如果企业不提供吃住,首笔生活成本就难以承担。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在上海租房,几个人合住一套房子,每人每月至少得掏500来元租金,再说,人生地不熟的,找房子也是个麻烦事;上下班也得有交通工具吧,买辆自行车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烧饭要买灶具、煤气,也得花钱,再省着点吃,一个月也得花上四五百元。再加上找工作时来回车费等,少说也得花上100多元钱。这样,安顿下来,至少得花上千把元钱。即使进了单位,也不能当月领工资,经济自然拮据。所以,“包吃包住”已经成为民工求职就业的硬性杠杆。

05、蓝领薪酬“多劳多得”并没有“秒杀”白领

1、81.7%的企业底薪高于1510元/月

数据显示,81.7%的企业底薪高于1510元每月,且40.1%的企业底薪在1511-1800元每月。这多与2016年各省市提高最低薪资标准有关。笔者也采访了某劳务中介,他表示在招聘中,底薪为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的在招聘中明显没有吸引力,但是随着人工成本的逐年上升,企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蓝领薪酬难过万,薪资多分布在3500-4000
近期,有媒体报道“蓝领最高月薪过万”的新闻,表示目前很多企业给予普工的薪水都比去年同期上升1000元左右。但本次调查显示的结果却没有这么乐观,蓝领平均工资在3501-4000元的占比最多为43.1%。月薪在4500元以上的只有7.2%左右,另外也有13.3%的蓝领,薪酬在3000元以下。

在五大蓝领职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工种为操作工/普工。这些在巨兽般的流水线上埋头工作的制造业从业者,2016年平均月薪仅为4091元。造成他们薪资较低的原因除了就业人群基数庞大、工作含金量有限、工作可替代性强,也与国内制造业整体利润率低下,企业普遍运营不佳息息相关。而快递/物流受益于行业的蓬勃发展,薪资并不算低,但也没有高的离谱,2016年平均月薪仅为4578元。因此,在看到少数蓝领职位大热的同时,也应看到,更多蓝领工人的生存还是很艰辛。

3、多劳多得,蓝领加班不稀奇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文规定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但是数据显示,除部分欧美企业比较遵守这项规定外,78.8%的企业加班都超过了36小时,同时大多数企业也表示加班费计算基数是员工的底薪。这意味着,如果有高工资,也是靠超长时间的加班支撑起来的。

对于企业的“加班文化”,在苏州某电子厂工作的张先生表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有班加比没班加要好,好歹能多赚点钱。我的一个朋友的工厂,已经好久没接单了,只能领那么一点基本工资。”

06、“90后”蓝领“挪窝活跃”,创业意愿强

1、“90后”蓝领仨月就跳槽一次,找工作不将就

数据报告显示,频繁跳槽已经成为了90后新蓝领的日常状态。平均每3-6个月就会换一次工作,男性跳槽频率明显高于女性。超过40%的90后新蓝领会在工作1年内选择跳槽,相比而言,女性工作相对更稳定,工作3年以上才跳槽的,占比14.1%。

26岁以下的新蓝领中有18.6%表示3个月以内就会换一次工作,而26岁及以上的这一比例是15.3%。其实这一规律不仅存在于蓝领人群,在白领人群中初入职场的菜鸟在前三年的跳槽频率同样不输蓝领。

与很多人对90后“年轻任性”的印象不同,90后新蓝领跳槽时重点考虑上升空间,这一比例高达53.2%;其次才是收入及福利待遇。虽然初入职场的新蓝领们,工作压力大,整体收入偏低,但并没有影响到90后新蓝领们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理想。他们有梦想、敢打敢拼,与短期的利益相比,独立且坚持自我主见的90后新蓝领们更看重未来职业发展带来的长线回报。

2、“90后”创业意愿强,回乡创业催生“城归”现象

调查显示,90后新生代蓝领创业意愿强占比58.4%,调查发现,90后新生代蓝领更偏向于回乡创业,省会城市、县级城市及农村成为大众选择共占比86.6%。这主要是由于回乡创业成本低。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趋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一些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 工作成本大大增加。而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民工在家乡往往留有房屋、土地,进一步降低了创业成本。

同时在城市里工作过的农民工,相对于没有外出过的农民来说,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更加了解城市,知道城市的需求在何处,渠道、人脉有哪些。例如以做电子商务闻名的浙江丽水,起初就是当地的农民在上海打工时,了解到上海市场上的农副产品不能满足当地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于是返乡创业,通过网络平台,将家乡的绿色食品销往上海,结果大获成功。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也表示目前回乡创业的“城归”大约有500万人如陕西汉中地区的西乡县各个县的农民返乡种茶,贵州毕节返乡农民工在当地开设面包房、蛋糕店等店面,这一数量正在持续变化中,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07、返乡55岁以上农民工何去何从?

1、家庭原因是影响老一代农民工去留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42.3%的被访者因为“照顾家庭”返乡,28.3%的被访者因“年龄大,找工作困难”。同时,还有12.10%打算“返乡创业”。因而家庭原因是影响老一代农民工去留的重要原因。

同时,对于“是否再外出务工”、“有无重新打工计划”等问题,调查数据显示,63.2%表示不打算再外出务工;36.8%有重新外出打工的计划。

相比起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老一代农民工(55岁以上农民工)对于“打工”的目的很明确,主要就是通过外出打工赚取更多资金来改善家庭生活,因此返乡成为绝大部分老一代农民工的最终归宿。

2、49.3%的农民工返乡后选择从事农业生产

对于55岁以上农民工返乡后的具体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49.3%的农民工返乡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4.6%的农民工返乡后主要从事门店经营,21%的农民工返乡后仍以打工为主,其中就近乡镇打工的占14.2%。农业生产成为老一代农民工(55岁以上农民工)返乡后的首要选择。

08、“互联网+”背景下,蓝领招聘暗潮涌动

1、传统中介渠道依然坚挺,网络招聘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传统的中介门店依然是蓝领求职的主要渠道占比40%,蓝领互联网招聘发展虽比较迅猛,但占比仅有16%。而这主要是由于蓝领普遍认为亲戚、熟人和老乡等个人关系介绍工作比较靠谱,同时担心网络招聘欺诈问题。

尽管目前网络渠道占比仍然较低,但根据《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6-2018》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18.8%,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7亿元。互联网招聘增速迅猛。

同时,相比白领招聘来说,线上蓝领招聘发挥空间更大。白领招聘过程中往往要求对求职者的经历有详细的了解,需要通过几轮复杂的面试来筛选求职者。而蓝领招聘则大不相同,大部分的制造型企业对普通工人要求不高,求职者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即可,求职者只需要在线上提交年龄、身高、性别等基本信息。与白领招聘相比,蓝领招聘操作起来更加简便。

事实上,蓝领招聘市场在人员需求、时间性、流动性上都有极高要求。蓝领招聘行业拼的不是员工的学历、颜值,而是速度。这样的供需结构使得蓝领互联网招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蓝领互联网招聘仍是未来发展的主方向。

2、群雄布局蓝领在线招聘市场,抱团取暖品牌加盟被奉为上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市场发展中坚力量的年轻90后们,开始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社交、消费甚至求职等活动。于是,以百姓网、优蓝网为代表的综合招聘平台、以小美科技、好工到为代表的垂直服务业招聘平台等开始纷纷发力互联网蓝领招聘市场。

从目前整个国内的在线招聘市场来看,还没有哪一家能够真正称霸整个市场,整个在线招聘市场实际上已经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蓝领招聘平台为尽快拓展占领市场,传统的劳务中介机构为尽快实现转型,品牌加盟就成了两者优势互补合作最佳的方式。

目前专注于蓝领互联网招聘的优蓝网线下加盟合伙人达100多人,而这些加盟合伙人皆为当地劳务中介机构。不止是优蓝网,劳联集团、中劳网、职多多等都是采用线上线下、品牌加盟、双线齐发的战略模式,由此可见中小型劳务中介机构将转型成为品牌加盟店。

09、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2016年中国经济进入L型走势,6.7%的GDP环比增长速度创下6年历史最低;经济结构调整引发全方位变革,百万煤矿职工下岗潮;生育率连续5年降低,农民工数量持续减少,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与此同时,企业蓝领用工福利的提升,劳动力市场呈现新常态,互联网招聘渗透率较低但成大势所趋。群雄纷纷布局蓝领在线招聘市场,品牌加盟成为传统劳务中介与互联网招聘平台优势互补的最佳策略。2017年中国蓝领经济又会走向何处?

1、制造业正在回暖崛起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回顾2016年以来,中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来提升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比如,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新企业注册“立等可取”,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营改增全面推开,实现了所有行业税负下降,全年减负达5000亿元;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适当降低,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企业负担明显减轻。这些举措都是雪中送炭,不仅能解实体经济燃眉之急,而且有利于让实体经济的“根”扎得更深、更牢。

同时各大经济指数也指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回暖崛起,如下半年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5个月超过50%。同时各大企业纷纷投资实体经济如万达首次投资实体制造业——珠海银隆,高端音响品牌“帝瓦雷”获1亿欧元C轮融资,富士康、雷诺等公司投资等等。

2、中国农村劳动力向一线城市集聚的潮流即将结束,二三线回流、逆城市化等现象当成为主流

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逐年上升,“逃离北上广”的流行口号正逐渐成为现实。同时随着三星、阿里巴巴等企业知名度的持续提升,蓝领转而关注如杭州、西安、天津、苏州等集中了大型企业生产制造基地的新一线明星城市。近几年,无锡、合肥、青岛等二线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大型企业入驻,对人才需求量暴增,具有平台高、晋升机会大、生活成本低等优势,也开始成为蓝领就业的热门城市。中国农村劳动力向一线城市集聚的潮流即将结束,二三线回流、逆城市化等现象正成为主流。

3、二三线城市正逐一崛起,人力资源服务和职业教育行业应及时调整战略和市场布局

中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北上广”等一线大都市引领,导致众多的商业品牌都选择把总部放在这些城市,而“北上广”自然也成为了消费潮流和服务标准的引领者。然而随着产业转移、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无差别等要素的变化,一个个二三线城市正在崛起,这必将对众多企业的市场战略布局、服务重点、顾客研究、市场区域划分等形成影响,如华为迁入东莞、三星集团投资70亿元落户西安高新区、迪斯尼投资86.6亿元项目落户合肥。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和服务半径,尤其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和职业教育领域,不能全部只盯着北上广一线城市了,要顺应这个趋势重新布局。

4、延退或释放8000万劳动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上日程

11月18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出席第32届全球大会世界社会保障峰会时,再次明确提到,将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也是他今年7月介绍中国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以来,再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提到此项政策。与此同时,媒体也爆出2017年,中国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即将正式推出,而延退将释放8000万劳动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已经提上了日程。

5、蓝领薪资或遇天花板,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关键

截至2016年11月28日,已有海南、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天津、河北、四川、云南、陕西、江西、新疆、上海、贵州、广西等19个省(区、市)公布了今年的工资指导线。与去年相比,多个省份的指导线数值都有所下降。其中,海南、甘肃、河北、四川、山东、青海、陕西等7省份的上线、基准线、下线均有所下降。例如:甘肃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1%降为8%,上线从16%降为14%,下线由5%降为4%;河北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1%降为8%,上线从18%降为13%,下线由4%降为3%。而这说明了蓝领想要依靠政府提薪已经成为过去,蓝领薪资始终是由市场决定的,不可能实现始终一路高涨,而想要获得更高薪资必须提升员工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6、技工备受市场追捧,《规划》或引发培训热潮

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从总量和结构看,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1.3%,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总量严重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受供求影响,目前,高技能人才年薪已超10万。

12月,人社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规划》首次明确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而这一政策的发布也表示技工不仅受市场追捧更受国家重视,这或掀起技工培训热潮。随着机器人逐渐替代人类从事繁重、复杂、枯燥、危险的工作,因此不难想象,未来技工将前途无限。

资料来源:
《优蓝网王云雷:二三线城市正逐一崛起意味着什么?》
《2016中国十大企业选址事件》
《未来五十年中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
《2016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
《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全球的成本竞争力如何变化》
《中美制造业的真实对比》
《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6-2018》
《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

/**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Comments. * * The area of the page that contains both current comments * and the comment form. The actual display of comments is * handled by a callback which is * located in the loop-comments.php fi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