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产生的三千万光棍基本都是蓝领,劳动力持续锐减的危机何解?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3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另据统计,“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36比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比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3000万光棍从何而来,对社会有何影响,又该如何解决呢?

685

3000万“剩男”大部分都是蓝领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语境下,供需关系往往决定商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属性,供不应求证明商品的稀缺性,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同理自然不难理解,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多女少的现实环境下,女性自然成为稀缺的一方,女性的价值无形当中也被抬高,。“硬件”不行,“软件”又不济的适婚蓝领男青年自然在这一竞争中败下阵来,被迫成为“光棍”一族中的成员,无形中成为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的牺牲者。

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往往首当其冲。1990年,35岁到59岁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未婚男性占未婚男性总数的12.7%。2010年,这个比例接近15%。此外,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男性也可能成为“剩男”。按照《百村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调查技术报告》,受到婚姻挤压的“剩男”或者“丁男”更多地集中在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的男性上。而符合这俩条件的大部分都是蓝领。
蓝领“剩男危机”“危”在何处?

1、蓝领青年备受心理情感困扰,农村“剩男”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笔者从中国最大的在线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健康大数据研究院处了解到,从2016年1月至今,“剩男”、“剩女”的感情问题已成为心理科问诊热门标签。不少打工男青年苦恼于找不到女朋友,家里压力很大,特别是在观念保守的小城市、小农村,未婚男青年的婚恋心理压力会更大,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干预,在长期的焦虑和压力状态下,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轻生念头。

去年12月,一位叫“小强不是小强”的网友发帖,吐槽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女朋友怀孕准备结婚,但女方父亲要20万元的彩礼,最后因凑不齐彩礼,女友被迫流产……在农村这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地区“彩礼”30万起价,而且不许还价,否则女方没“面子”。过重的彩礼,在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成了为一些农民家庭和一些地区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甚至酿成刑事案件。为了彩礼,亲家之间闹得鸡飞狗跳,老死不相往来的有之;新婚小俩口过早蒙上生活的阴影,婚后常以此燃起“战火”的有之;甚至因彩礼闹出人命的也时有所闻。除了天价彩礼外,农村早婚、拐卖妇女、买卖婚姻、性犯罪等社会问题频频发生。

2、下一代蓝领数量将会更少!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而这个数据比必要的人口更替生育率低两倍,《人民日报》称这意味着中国生育水平是全球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9.25亿人,2012年比2011年减少345万,这是劳动年龄人口的首次下降。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预计2016年至少将保持2015年的降幅,或者下降幅度还会更大。即使按照487万来计算,这5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总共下降了1934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这伴随的是中国历史上前三次单身潮。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以单身蓝领青年为代表的第四次单身潮已经来临,下一代蓝领数量将会更少!
剩男危机如何破局?

1、各方应大力支持跨国尤其是东南亚婚姻

笔者以为女少男多的现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观,即使未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和生育观念的改变,新生男性与女性的比例达致自然均衡状态,甚至女性数量增多,也不会对这一波光棍潮产生太大影响——年龄不匹配,很多光棍未来也很难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因此,跨国婚姻就成了一条可行的解决之道。

69547

2013年12月,《江西晨报》一则消息称,2013年在江西省涉外婚姻登记中心登记的涉外婚姻中,绝大部分是越南新娘和柬埔寨新娘,两者总量超过2000对。其中,柬埔寨新娘有将近1200名。而在2012年,江西省柬埔寨新娘的数量仅为80多人。农村一些打工青年承担不起高昂的娶妻成本,又不愿意一辈子打光棍的人已经在自行寻找出路。

aasds6

因此,笔者以为在务实的原则下,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对跨国婚恋的发展及相关婚恋中介市场的发展。而且,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违法犯罪问题,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作为,在法律法规的层面对此类跨国婚姻进行规范,以保护此类跨国婚姻中各方利益;缓解日益严峻的蓝领单身潮。

2、不止是中国投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蓝领更应大胆走出去到东南亚!

近几年来,中企海外扩张加速,制造业出口额不断增长,华为、小米和金立等国内通信制造业厂商纷纷布局东南亚市场,美国硬盘巨头希捷在关闭中国苏州工厂的同时,仍在扩大泰国工厂的生产,就连一直将中国视为最优加工厂的苹果,近期也寻求在印度建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定对国内劳动者的就业产生影响。因此,笔者以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蓝领应顺应时势大胆地走出去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请问2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说,随着企业和资金的大规模进入,东南亚国家必将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促使众多大型人力资源企业以通过直接进驻或者收购当地人力资源企业的方式进驻东南亚国家。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东南亚国家也会进入真正的人口红利期,成为众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掘金地。而对于国内蓝领来说,一来可解决生存生活问题,谋求更好的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二来对于国内难以寻觅合适对象的蓝领也是一次绝佳的脱单机会。

因此,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建立和完善好相关的管理制度,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向东南亚转移,并切实保障外派型蓝领员工的权益;或许,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真正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真正国际化——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也为此提供了强大的国家背书。

普通大学生或将成为中国未来蓝领的主体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749万人,预计2016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70万人以上。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与之对应的是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求职容易,不少还能轻松拿到七八千元的高薪。笔者以为在大学生就业难、蓝领万元高薪难招人的大背景下,普通大学生或将成为中国未来蓝领的主体。

是的

1、人人白领是梦想,半数蓝领成必然

从上世纪90年代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化教育”。在人才缺乏的年代,大学生是真正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风光无限,一旦毕业,就有了“金饭碗”。然而,随着取消就业分配,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昔日的“天之骄子”风光不再。不但不再是“香饽饽”,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无法找到工作的“生存危机”。

啊带我去啊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1~2020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1亿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000万人。在19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1/3;而在新世纪头10年,变化悄然出现了——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的总需求人数;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40%左右需要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因此,未来大学生蓝领将越来越多,技工高学历化将成职场趋势。

2、中国蓝领收入和地位将持续提升

2016年,我国蓝领人群平均月薪为426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上海、北京蓝领收入最高,月均收入接近5500元。蓝领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2016年12月人社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首次明确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技工院校比照同层次职业院校标准落实经费。这一政策的发布也表示技工不仅受市场追捧更受国家重视,这或掀起技工培训热潮。随着机器人逐渐替代人类从事繁重、复杂、枯燥、危险的工作,因此不难想象,未来蓝领技工将前途无限。

3、大学生回炉职业院校持续升温,或促使中国诞生第一批真正意义的技术蓝领

所谓大学生“回炉”是指在高等院校学习的大学本科、专科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不直接找就业单位工作,而是回到高职、中专或技校等职业院校再学习,以提高职业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后再就业的社会现象。

环境规划

《中国教育报》相关报道,2007年山东省共有4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技校“回炉”,占到该省当年技工学校招生人数的1/4。湖北省2007年有近17万大学生,接受过“回炉学软件”再教育,占到大学生的七成。西安、沈阳、天津、新疆等都有大学生“回炉”的报道。而这只是9年前的情况。这些大学时技师班毕业生就业又如何呢?青岛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隋文帅介绍道:“通过我们的追踪调查来看,目前,我们大学生技师班的毕业学员平均工资能达到6000至10000元之间。他们薪酬绝对高于同时期的应届生平均工资。”

由此可见,大学生“回炉”读职业学校已从个体行为演变为群体现象,呈快速“升温”趋势;而这些大学生技师也备受市场追捧,笔者以为兼具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大学生技师或促使中国诞生第一批真正意义的技术蓝领。

4、产业结构的刚性调整加速,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对大学生需求旺盛

《2016·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调查显示,2017年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的企业占38.6%,比“减少”的多18.6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农民工的招工计划。调查也表明,近年来企业用工呈现分化态势,一方面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用工趋于增长,而传统制造业的用工需求趋于减弱;另一方面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要明显高于农民工,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种分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初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企业生产设备日益先进,车间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高智能化,企业对操作工人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相较于制造业,服务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正逐步上升,报酬也在稳中有升。成都甚至出现了高学历月嫂受追捧、月薪上万不一定抢得到的现象。

中国快递员抱怨工作累薪水低,四成一年内转行

美媒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市场。调查显示,中国共有120万名快递员,阿里巴巴等在线零售商依靠他们通过电动自行车或三轮电动车把包裹送到顾客手中。快递员会在门口大喊“快递!”或用手机通知收件人快递到达。

亲爱哒索多三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7日报道,28岁的张恒(音)是北京的包裹快递大军的一员,此刻,他飞快地在手术楼、药品储藏室和病房之间穿梭,给医生和护士们递送或大或小、或软或方的包裹,努力确保送对人。当他闯进一间诊疗室,甚至吓到了里面的医生和病人,但他没时间敲门,对他的业务来说,每一秒钟都很重要。

报道称,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是建立在张恒这样的快递员肩膀上的,他们为中国的网购繁荣提供了动力。但是,中国快递员大多是内地没有技能的工人,对他们来说,这份工作很辛苦而且报酬低,许多快递员承受着超长工作时间和艰苦工作环境的压力。

由北京交通大学和阿里巴巴的调研和物流部门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快递员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每周工作7天,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快递员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这项调查覆盖4万名快递员。

报道称,快递行业的用工标准千差万别,但很多公司并不提供加班费或给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和退休福利。与此同时,有些快递公司规定,如果上午的所有包裹未能在下午2点前完成投递,将予以处罚,字迹不清、包裹破损或客户投诉都可能导致快递员罚款。

报道称,中国希望从制造业转型,建立由会计和律师等专业人士驱动的服务导向经济。但对收入底层的农民工来说,一些服务业的环境与中国工厂的环境不无雷同,执法不严长期导致过度加班和不安全的工作环境。有些快递员直接为电子商务零售商或快递公司工作,还有些为诸多快递公司工作,那些公司拥有全国快递网络,但是依赖更小的公司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投递,这一环节的关系可能很模糊。那些更小的公司是大快递公司旗下的特许经营者,它们可能以员工或承包工的方式跟快递员签约,也有些快递员把自己的部分业务再进一步分包给其他快递员。

专家表示,这种方式往往导致一些快递员名义上是为大型快递公司工作,但工作时间和合同条款都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中国政法大学劳动法教授金英杰称,许多快递员在出事故时没有工伤补贴或保险,快递公司“应该努力将这个行业置于劳动法的约束范围内”。 “在大数据技术领域,阿里巴巴是一个领导者,”阿里巴巴一位发言人表示,“依靠这种优势,我们决心帮助物流行业提高效率,改善快递员和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工作条件。”

调查显示,大部分快递员月薪在2001元-6000元之间,快递员们表示,在工作日,他们每天能送150个包裹,有时得益于往写字楼批量递送。他们每送一个包裹一般能赚1元钱,但如果从客户那里接单或有其他任务可以赚得更多。

报道称,在包裹数量激增时,这个职业吸引了许多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更多人员加入这个市场,快递员的收入在最近几年几乎没有增长。研究显示,约40%的快递员会在一年内转行。

29岁的卢勇来自河南省,在成为中通快递的一个北京特许经营商工作之前,他在广东省组装电子元件多年。“在工厂工作不像干快递这么自由,但那儿不像这儿这么冷,而且每个月还有四天休息时间。”他在去年12月辞职,“大多数快递员跟我一样,他们干了三个月,发现并不好干,”他称。

也有些快递员做得风生水起。21岁的李鹏波(音)来自河南,是百世快递公司一员,他说他从百世快递的一个特许经营商那里分包了一块业务区,每个月大概能赚2000美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

“从农历初六到现在,我一直都没休息过,一天也没有,”李鹏波说,他连着工作了11个月。“我从早上6点半一直干到晚上11点或12点。”

百世快递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公司要求其特许经营商遵守劳动法规。一些特许经营商称,快递价格下跌对他们的冲击最大。“一年里要是有8个月盈利,就很不错了,”申通快递的一名北京特许经营商王林(音)说,她的特许经营公司不支付快递员的福利费用,因为他们是承包人,不是员工。

“坦白说,这不是一份好工作,”她说,“特别累,薪水不高,责任和风险又大,我们的人手很不稳定。”

二三四线城市将成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争夺最激烈的阵地

2017年2月新华日报“返乡潮加速亦喜亦忧”受到各大网络媒体的关注,尤其是文章披露江苏多地节后大城市求职民工减少、中小城市就业招聘旺盛的现象。2016年12月上千农民工凌晨扎堆济南街头谋生,而据多位农民工介绍,之所以选在此处等工,是因为这里离家近、省会城市工作机会多。一边是冷清的招聘现场,一边是热闹的返乡就业招聘。因此,笔者以为二三四线城市将成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争夺最激烈的阵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92460d751c7d637f-d817c5964a5a78b7-38d19bdc998221867dea34bb458af6bd

1、农民工返乡不回城连续五年持续走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2015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外出农民工增速持续放缓,2015年中国农民工总数达2.77亿人,其中本地农民工(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1.09亿,占39%,同比增加2.7%;外出农民工(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1.69亿,占61%,仅增长0.4%。相比2010年高达802万的外出农民工新增数量,2015年已不到彼时的1/10。官方表示,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最慢的一次。

其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745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下降1.5%。这是跨省流动农民工数量5年来首次减少。预计2016年外出农民工增速将跌破0.4%,跨省流动农民工将持续减少。这也意味着返乡不回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连续五年快速增长,甚至还会持续走高。

2、制造业工厂北上西进,纷纷布局内陆二三四线城市

21世纪以来,制造业工厂开始北上西进,在人工成本更低的区域建厂。为了获得充足劳动力,所选城市多为劳动力大省省会或城市群中心城市。如富士康1988 年进入深圳,1993 年进驻昆山,自 2003 年起先后在太原、烟台、重庆、成 都、郑州、贵阳等城市建厂。

农民工可能发现在家门口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比如潍坊地区,很多当地企业都是家用轻纺产品的供应商。一方面受国家政策主导,这些小企业没有办法开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一线城市;另一方面,随着物流的发展,制造商对地域要求并不强烈,在他们而言,潍坊和在北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相较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反而更低。

647b89bed3871795-212e3c2ee7456ec6-17a3150fc2ea2227b764de6ff11fa202

3、部分人力企业悄然布局,二三四线城市格局初现

据悉,目前不少人力企业已经开始在二三四城市进行战略布局。国内大型蓝领专业招聘服务平台优蓝网从2015年12月份到现在,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举办了多场优蓝网合伙人加盟大会,吸引了当地数百家中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参加,并达成多项合作,不少人成为优蓝网的加盟商,优蓝网品牌加盟店、线下分公司已经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

2016年7月苏州英格玛公司入驻安徽省马鞍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进一步深入布局内陆三四线城市;2016年6月,58速聘推出了首家线下招聘体验中心——郑州速聘体验中心。“下一步除郑州外,目前正在推进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青岛,“58速聘负责人表示。2017年1月10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招聘平台“村猎”悄然上线,这是村淘升级为3.0模式后的又一大动作。除了这些大型招聘服务机构外,不少新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2016年5月,一米工作线下门店进驻三线城市南通;2013年9月,职多多(中劳网)发起“诚信就业服务联盟”,在全国开设就业服务站。

4、除了招聘,蓝领配套的社交、娱乐等因素也成了人力企业服务发展的重头戏

据了解,除了蓝领招聘服务外,为更好的吸引蓝领,不少人力资源企业提供了相应的配套服务,社交、娱乐等因素也成了人力企业服务发展的重头戏,而这些服务正逐渐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2015年9月,一米工作在苏州无锡四个工厂企业区域面向打工者举办中秋庆祝晚会,请来郁可唯、李行亮这样的明星,丰富蓝领这一群体的业余生活。2016年5月,云工社联合富士康在郑州举办万人相亲会圆满成功!与此同时,国内大型蓝领专业招聘服务平台优蓝网自2016年4起月开展了全国各地蓝领免费旅游、聚会活动,足迹遍布苏州、杭州、武汉、成都、哈尔滨、上海、广州、深圳等数十个省份地区,惠及数万蓝领;2016年11月,更是投资运营中国第一家为底层打工者提供“全免费”服务的打工俱乐部——优蓝网打工俱乐部在苏州木渎成立,主要为全国各地的外出打工者提供免费的求职、上网、观影、阅读、交友、旅游等综合性服务。

小编观点

企业工厂的北上西进深入三四线城市、农民工回乡不返城等现象的加剧,以及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必然与本地劳务中介产生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和洗牌将出现在二三四线城市。“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大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凭借其在行业领域的品牌、资源、服务的多元化等各方面的先发优势,三四线城市小劳务中介必将被整合。因此,在行业整合、收购的大背景下,品牌加盟——一笔简单的加盟费便可享受企业品牌、技术、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已经成为切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万亿级”市场蛋糕的最佳手段。

节后招工攻略看板

春节后是人才招聘需求的“井喷期”,也是求职者找工作的“黄金期”。据笔者了解,从正月初七开始,之后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招聘会。作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我们若是在年前并没有做好相关准备,那年后一定得抓住机遇,尤其是在这个时间段各大招聘公司都会蜂拥而至,同行业、同岗位之间在招聘人才上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求职者的选择空间很大,对待遇和环境更加挑剔。因此,笔者精心准备了一套节后招工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出奇制胜”在短时间内招到更多的人。

68d8536b87100f1d53d3c9c1238f01c7

1、掌握劳务重地输出输入省份地区是重点

笔者以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招工之前一定要了解并掌握哪些区域或城市劳动力更多,而这些农民工又偏向喜欢去哪个城市,只有在掌握充足的信息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如在最新发布的《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中,数据显示北京外来建设者TOP5依次为山东省(19.73%)、河北省(16.10%)、河南省(7.62%)、浙江省(6.04%)、内蒙古自治区(4.62%);上海外来建设者TOP5依次为安徽省(23.31%)、江苏省(19.06%)、浙江省(7.16%)、河南省(6.30%)、江西省(5.44%);广州外来建设者TOP5依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22.20%)、湖南省(19.72%)、江西省(9.50%)、四川省(6.60%)、湖北省(6.33%);深圳外来建设者TOP5依次为湖南省(21.76%)、广西壮族自治区(14.38%)、江西省(13.05%)、湖北省(12.62%)、四川省(6.73%)。

哪些地区的人最爱出外去打拼呢?大数据也显示,江西、湖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份是外出打工人群的主要来源地。江西堪称最拼省份,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全省总人数的7.25%,位居全国榜首。二至五名依次为湖南(7.16%)、河南(6.30%)、安徽(6.27%)、山东(6.05%)等省份。总体来说,中部地区仍是外出务工人口大省,人群流向也主要是向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地区。在通过各大数据网络资讯聚焦省份之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通过地方政府官方网站资讯进一步锁定重点劳务输出输入地区,分析推断地区劳动力流向趋势。如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就要求江浙粤等省份与东北等地开展劳务对接。

2、深入劳动大县、大乡、大镇,挨家挨户点对点宣传、招聘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妨借助当地村、乡、镇地方官员的力量,收集当地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信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点对点宣传企业良好工作环境和优厚福利待遇并进行招工信息登记与招聘。同时利用好正月初九琅琊山庙会、正月十六走太平等民俗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宣传、招聘活动。若是条件允许,可在当地搭建企业文化、产品展示平台,通过图文并茂、产品进场的方式宣传展示企业形象及实力,提升就业对接率。

0158048c764280b2-e46e90a26a3114ff-43c9da0711fe3a70959d28fcf096fc29

3、线上、线下投放大量广告,加强宣传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子显示屏、张贴横幅标语、设立招工宣传咨询服务点和招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招工企业用人、薪资待遇等信息,务必做到让招聘信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具体措施可包括:
在人流大的场合场地搞宣传活动,舞蹈歌曲联欢会等,发放奖品或者抽奖,进行宣传。
使用宣传车进行喇叭式、条幅式的宣传,液晶显示屏滚动宣传,到村到镇到市区等。
在市各大工业厂区及人流密集区如火车站、汽车站,粘贴招聘启事,派发招聘简章、广告、传单,并实施户外摆摊流动招聘以现场解决求职人员的咨询的问题,加大宣传及招聘力度。

7e147f9a73acd2e8-0bb5b929da6b2d74-d1efe01ca5a11d28d01faed48eb9cd18

4、以招聘会为核心,形成市、县、镇、村四级招工快速通道

依托春风行动,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企业招聘专区,在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市企业专场招聘会,在重点乡镇(街道)、村开展送就业岗位下乡活动,形成市、县、镇、村四级招工快速通道。而这需要各劳务中介及用人单位做好人员、场所的选择与分配准备,重点选择覆盖广、参与人数多的招聘会。同时做好相关后勤安排,如条幅、宣传手册、热水的准备等等。

ca9695a8673bb4efad42df17dfbef32e

5、加大社群运营投入力度,推动线上招聘

除了线下招聘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妨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等农民工线上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推动线上招聘。一来可降低成本,二来可跨越地域拓宽招聘渠道,亦可第一手掌握民工动态,建立信息库,以确保不时之需。此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想要获得之前,也需做好付出的准备,加大社群运营投入力度则成必然之举,如逢年过节就发祝福短信、红包或抽奖之类的,相信会逐渐得到群内同胞的信任与支持。

6、对前来应聘的农民工,嘘寒问暖,提供人性化的贴心服务

从前的老一代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加上信息传播不对称,招聘的天平主要掌握在劳务从业人员手里,自然很多人习惯于对农民工吆三喝四、高高在上。现在则大为不同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加上对互联网工具使用熟练,权利意识较强,不能再如从前那样高高在上,想骂就骂了。所以,现在最为首要的是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9

面试前,一封严寒天气提醒、注意安全的短信,车接车送的面试流程;面试时,一个温暖的笑容、一杯热水、一句问候以及不厌其烦的解答疑惑一定会让他们印象深刻;再加上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入职之后赠送被褥等生活必需品,相信一定会让他们心动。

入职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应该对新员工做好人员认识引见、部门间走访、岗位熟悉、岗位基础培训、相关制度熟悉学习、岗位师徒帮教工作展开、每周座谈与心理了解等工作,使新入职员工能尽快适应所在岗位,了解企业,熟悉工作,早日进入角色,稳定工作。

7、做好招聘话术,切莫故意夸大工作薪酬福利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回答面试者关于工作的诸多疑问之前,应做好招聘话术,切莫故意夸大工作薪酬福利。笔者以为在招聘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所以频频被放鸽子,很多时候,是细节工作没做到位,招聘话术没有做好。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因心急而故意夸大工作薪酬福利,发布不真实的招聘信息,须知这会伤害求职者的“信任”,一旦发生矛盾后果不可估量。2013年9月6日,在饮马桥,出现了求职不成引发的劳务中介血案。笔者以为没有十全十美的完美公司,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完美工作,但有真心诚意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以及为求职群体推荐的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合适的工作。

8、红包利诱,奖励老员工带人做工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妨利用老员工的人际关系,鼓励员工向公司推荐相关人才,并视情况而定实行阶梯红包奖励,同时向老员工承诺会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待遇,为他们带来的新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与福利待遇。

5

小编观点

对于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其新春招聘的主要任务是招聘普工蓝领、服务蓝领,而且需求数量都较大,在现今90后新生代员工不愿做普工蓝领、服务蓝领,流动性大的大环境下,招工是一年比一年难招。但再难招也得招啊,如何另辟蹊径,做好普工招聘呢?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感叹,为了招到人,过去那种纷纷广撒网、到处摆摊设点、大巴接送面试、给予路费补贴、介绍入职奖励等只是从招聘这个单一的点出发去招聘普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笔者以为更应从拓宽招聘渠道、研究劳务输出输入地区、分析劳动者流向偏好、点对点宣传招聘、主动出击给予介绍奖励、改善企业工作生活软硬环境、提升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给予新生代员工更多个人空间和尊重关怀及发展机会等打出自身企业的“招聘组合拳”才是解决招聘难的出路。因此,用人企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条件和实力,这才是打赢新春招聘争端战的关键。

机构: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将创造4亿就业岗位

数字经济会不会成为就业杀手?机器会不会夺走人的工作机会?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做出了一个非常乐观的预测: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总就业容量将从2015年的1.13亿个工作岗位增加到2035年的4.15亿个岗位,届时,光是阿里巴巴的贡献就将超过1亿个岗位。

10

1月10日,BCG在北京发布针对中国数字经济下的就业与人才研究报告,包含上篇《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及下篇《迈向2035:攻克数字经济下的人才战》。

BCG预测,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e-GDP)将接近16万亿美元,对GDP的渗透率达48%,而在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4万亿美元和13%。根据BCG的定义,e-GDP包括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个人消费、政府支出、ICT投资、ICT设备出口净值、C2C等。

上述报告撰稿人之一、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阮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强调,中国的e-GDP规模和渗透率在国际上均处于较高水平。

她指出,这背后主要有两个驱动因素:首先,中国没有发达国家的科技“包袱”。欧美从3G到4G到5G的每次升级都耗费了大量资本投入,因此,只有在完全用光技术能量后才会去升级,而在中国,有些地方直接从3G升级到5G,移动互联实现了跳跃性发展。

除此之外,她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密度高,也是中国电商发达程度远远高于欧美的重要原因。“在中国,不论是物流,还是衍生行业,都可以发展得很好。因此,数字经济给就业带来的正向作用也将比发达国家更多。”

11

据BCG预测,在德国,由于机器人辅助生产、无人驾驶物流工具的应用,到2025年,将削减约61万个组装、包装和生产类岗位,但同时将在制造业信息和数据技术领域增加96万个新就业机会,由此,仍将净增35万个岗位。这相当于德国百年老店西门子的全球雇员人数。

“在中国,电商业务可以跳过互联网,直接进入手机支付。这就是为什么淘工厂、淘宝村、猪八戒网等自由职业平台会在中国出现。”阮芳说。

激活效应大于消减效应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预测,中国目前55%-77%的就业岗位容易在未来因技能含量低而被技术取代,印度的比例为43%-69%,经合组织国家为57%。

9

对此,BCG报告指出,尽管部分就业领域会随着产业转型、商业模式变革消失,部分中低技能岗位也会被机器取代,但数字技术也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方式,其激活效应将远远大于消减效应。

以零售业为例,阮芳指出,在中国私人消费领域,尽管线上渠道正冲击线下渠道,但线下零售店导购的需求仍在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线上线下的整合互补,共同推动整体消费需求高速增长;同时,线下服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定位得以提升,不再过多介绍产品基本信息,而是提供高度个性化的非标准服务。”

除了产业不断升级能够创造新的岗位,阮芳指出,未来的就业主力军将是“数字原住民”,他们对新技术有一种天生的能力,擅长完成多重任务,并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他们对数字经济的适应性将更高,因此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

BCG报告指出,越来越多职场新军选择成为“斜杠青年”(注: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中国目前的自由职业者超七成为85后。

劳动力市场高素质人才短缺

与此同时,无法被机器大规模取代的人才技能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BCG报告指出,从存量来看,目前,中国高技能人才只占整体劳动力市场的4%,普通技能人才占20%,更多的则是无技能劳动者。

以数字化人才为例,在2016年秋季人才市场,IT管理/项目协调、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硬件开发这类数字技术类职业占十大高薪职业的三席,从侧面反映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

8

从增量来看,占每年新增劳动力半壁江山的大学毕业生其技能、素质水平也不容乐观。“目前,高校提供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不管是前瞻性,还是实践性,都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短时间内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现象将继续存在。”报告撰稿人之一、BCG项目经理蔡菁容说。

面对数字经济就业的新趋势,阮芳建议,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制定优化举措:首先,从源头上改革现行大学及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校人才和技能型蓝领的数字化应用等专业技能。第二,针对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创业热潮,建立更完善的配套扶持体系,尤其是在融资、准入门槛方面提供支持。第三,针对越来越多的网络灵活就业人士,考虑在社会保障体系、税收缴纳上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服务创新。

一文扫尽:2016年中国蓝领大数据

2016年,中国正式进入供给侧改革元年,伴随这种集中大规模去产能,中国历史上第二轮下岗潮自1998年后再次上演。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蓝领人才服务行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派遣受限、政府监管、互联网升温……

由天坤国际·优蓝网蓝领生态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蓝领大数据报告》将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招人情况、用人标准以及蓝领人才薪酬福利待遇等多维度、多角度的分析蓝领人才市场行业。

10111

前言

天坤国际·优蓝网《2016年中国蓝领大数据报告》报告数据来源于优蓝网数据库,并运用优蓝网的平台,通过抽样调查和现场访谈,从衣食住行、求职择业等方面深度考察一线蓝领的工作、生活现状和发展趋势。

样本采集周期自2016年9月1日-2016年12月1日,历时90天,共采集企业样本数据3000家,企业有效数据2887家;蓝领一线员工样本数据21000人,蓝领一线员工有效数据20036人,年龄覆盖16岁-65岁蓝领,既包含90后新生代在职蓝领也包含老龄返乡蓝领农民工,地域覆盖49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及30个二线城市。

01、中国经济进入L型走势,经济结构调整引发全方位变革

b3ddba5f9a1610e2-398b8f9a6f1dd574-df867d4941709bc6863db925008bb42c

1、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成为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呈现L型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6.7%的GDP环比增长速度创下6年历史最低。同时据中国证券网,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2016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四季度预测的报告,预计中国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长均在6.7%左右。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服务业增加值2798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占GDP比重52.8%,比第二产业高出13.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8.5%。中国服务业呈持续较快增长,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是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

2、制造业PMI指数下半年明显上升,连续五个月扩张

2016年初以来制造业PMI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年平均值为50.3%。制造业PMI指数经过上半年的低迷期,从8月起呈现爆发式增长,连续5个月制造业PMI指数超过50%,制造业生产及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12月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生产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至53.3%。

PS: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3、农民工增速放缓以青壮年为主,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发展

截止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16-60周岁)人口连续第四年下降,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2011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预计2016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会持续下降,增速跌落1.3%。

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从平均年龄看,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8.6岁,比上年提高0.3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5.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9%,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农民工平均年龄超过39岁。

根据国际标准,社会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称为人口红利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未来五十年中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表明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一直小于50%,尽管民工增长数量在持续下降,但人口红利仍未消失。

同时国家卫计委也表示,中国正处在劳动力比较充裕的时期,因为和国际接轨,算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还有10多个亿的劳动力,再过五年还有9.9亿劳动年龄人口,到2030年我们国家还有9.58亿的劳动年龄人口,到2050年我们国家仍然还有8.27亿的劳动年龄人口。因此,转变过去依靠“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发展模式,加强新生代与老一代蓝领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实现人口资源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4、制造业用工需求最大,高级技工缺口超400万

人社部发布的2016年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从行业需求看,83.8%的企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33.6%、批发和零售业次之占比14.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用工需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占比10.1%。预计2016年第四季度超过80%的企业用人需求依旧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从需求侧看,54.3%的市场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有明确要求。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技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45、2.11、2,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同时,人社部此前另一项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而这不仅制约着单个企业的发展,更对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严重些说,甚至使得民族工业的崛起缺乏坚实根基。

5、去产能百万职工“下岗潮”与“裁军30万”退役士兵就业潮并举

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开局之年,中国的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正面临一场“去产能”的艰苦战役,而这极有可能引致百万职工“下岗潮”。据初步统计,煤炭系统涉及约130万人,钢铁系统涉及约50万人。为更好的安置去产能企业的职工,2016年5月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据悉,这次改革裁减军队员额将分步实施,2017年底基本完成。而这将引发大批量退役士兵就业潮。

02、国内制造业成本加重,外迁或加速

2016年网络最火的文章莫过于《不要让华为跑了!》《不要让曹德旺跑了!》这一系列文章,前者将深圳卷入舆论的漩涡;核心思想是:像华为这样的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头牌企业,都难以在房价高涨过后的深圳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后者将中国制造业成本作为舆论的焦点;核心思想是:国内制造业成本太高,福耀集团计划花10亿美金去美国建厂,继续做汽车玻璃。联想到最近苹果公司和富士康公司都打算把工厂全部迁到美国、印度,这一趋势性的变化值得决策者和大多数地方政府反思。

2015年8月波士顿咨询集团《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全球的成本竞争力如何变化》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印度、墨西哥、泰国、中国;制造业成本最高的依此是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法国。墨西哥、美国等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能源成本优势明显,制造成本优势逐渐显现。

而2016年9月由中国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也表示在成本变动影响下,一方面,跨国公司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设厂的“江南化纤”就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中国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中国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中国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同时,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自然就较高。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最便宜的中国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美国1100美元资金、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中国国内比美国高出1.5倍。

这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不堪重负。

4、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中国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由于中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中国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5、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蒸汽部分,中国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6、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中国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7、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均进口,假设进品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中国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中国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中国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10、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美国折旧成本是中国国内折旧成本的1.7倍。同产能设备及土地厂房,国内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美国生产线投资2500万美元、按15年折旧年产50000吨计分别计算吨折旧成本:国内9000万/15年/50000吨/年=120元/吨,折合19.35美元/吨。美国是2500万美元/15年/50000吨/年=33美元/吨,高出国内1.7倍。

11、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中国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制造成本相当,在一些行业甚至会超过美国制造成本。“江南化纤”是个案,但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已经“未强先高”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03、企业用工需求分布不均,用人标准逐年提升

1、制造业企业地域分布不均,以成都、武汉、重庆、苏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反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在2016年制造业企业地域分布图中,以成都、武汉、重庆、苏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反超北上广深。美世China Monitor调研的数据也表示,73%的企业表示有在新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开设分支机构的计划,其中48%为工厂。

据悉,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离开北上广深的大型知名工厂就有20家:松下、诺基亚、TCL等等。工厂的“关停并转”导致了逾千万人蓝领打工人去‘无工可打’被迫“逃离”北上广。工厂之所以选择“关停并转”主要是由于一线城市用工成本的上升、国内产业升级加剧。

同时,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严控人口”政策助推了“人口负增长”现象。实际上,北上广深地方政府近一两年都在大力推进人口疏解的工作,基层官员的任务压力陡增,在考核指标上甚至人口疏解排在GDP之前。

但由于这些制造业企业其主要消费市场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附近的城市就成为工厂外迁的最佳选择。如上海附近的苏州、昆山等地。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生产成本的降低,不少制造业企业纷纷内迁、布局到以成都、武汉、重庆为代表的中部城市,如富士康集团已经将大部分电子产品代工生产线从深圳搬迁至郑州、南宁、烟台等二三四线城市。

2、企业蓝领用工大多要求初中以上学历,至少能识26位英语字母

数据显示,68%的企业明确规定了企业蓝领用工的学历要求,43.3%的企业希望员工拥有初中以上的学历,同时高达21.7%的企业希望员工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值得注意的是86%的企业明确要求员工至少能识26位英文字母。与白领企业招工要求相比,求职者的学历门槛相对较低,但企业蓝领用工要求正逐步提高。

3、50岁为企业蓝领用工年龄“底线”

目前,企业蓝领用工年龄要求基本集中于18岁-40岁,占比65%;而放宽至50岁的企业占比31%,但放宽至50岁以上的仅为4%。由此可见,50岁为大多数企业蓝领用工的“底线”。

央视新闻《1+1》就提到,有些50、60岁的高龄农民工,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持假身份证留在工地;有的不断地走进理发室将自己的白发染黑;有的甚至“靠吃肉补充体力获打工资格,哪家工地肉多就去哪”。这也证明了高龄蓝领就业十分困难。

04、劳动力就业市场呈现“新常态”,企业“有形”福利不断提升

1、“90后”成蓝领就业主体,行业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大

“90后”已成为蓝领就业的绝对主体,26岁以下的青壮年占比59%;而“95后”占比27%,40岁及以上占比3%,“85前”蓝领正快速退出市场。

职位不同,男女性别差异较大。从上图可看出,快递/物流/送餐员的男女性别比例差异较大,基本上达到了19:1的比例;而这主要取决于工作体力与工作强度的需要。

2、“包吃包住”成企业招工、留人活法宝

数据显示,愿意为员工提供免费宿舍的企业占比69%,这里的免费提供宿舍包括员工水电费自理,即员工虽不需要负担住宿费用仍需要负担每月50元左右的水电费;同时愿意有偿提供宿舍的也占比20%,这里的有偿费用主要指宿舍管理费用,即员工仍需要缴纳100-200元左右的不等的固定宿舍住宿费用。

在这些企业中也发现将近有75%的企业为解决员工吃饭问题,向员工提供食堂。愿意为员工提供免费工作餐的企业占比45%,即使没有工作餐也有29%的企业愿意提供200-400元不等的餐补,而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愿意从事一线生产劳动的劳动者的数量持续减少,各行业领域均出现或多或少的“民工荒”,这倒逼企业提升员工吃住福利。

“包吃包住”真有那么重要吗?笔者在采访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对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们说,生活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生活成本本来就不低,解决了吃住问题,生活成本自然降了下来。

一位刚从湖北来上海打工姓蔡的小伙子表示,由于家境贫寒,从老家过来时身上带的钱不多,找到第一份工作后,如果企业不提供吃住,首笔生活成本就难以承担。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在上海租房,几个人合住一套房子,每人每月至少得掏500来元租金,再说,人生地不熟的,找房子也是个麻烦事;上下班也得有交通工具吧,买辆自行车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烧饭要买灶具、煤气,也得花钱,再省着点吃,一个月也得花上四五百元。再加上找工作时来回车费等,少说也得花上100多元钱。这样,安顿下来,至少得花上千把元钱。即使进了单位,也不能当月领工资,经济自然拮据。所以,“包吃包住”已经成为民工求职就业的硬性杠杆。

05、蓝领薪酬“多劳多得”并没有“秒杀”白领

1、81.7%的企业底薪高于1510元/月

数据显示,81.7%的企业底薪高于1510元每月,且40.1%的企业底薪在1511-1800元每月。这多与2016年各省市提高最低薪资标准有关。笔者也采访了某劳务中介,他表示在招聘中,底薪为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的在招聘中明显没有吸引力,但是随着人工成本的逐年上升,企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蓝领薪酬难过万,薪资多分布在3500-4000
近期,有媒体报道“蓝领最高月薪过万”的新闻,表示目前很多企业给予普工的薪水都比去年同期上升1000元左右。但本次调查显示的结果却没有这么乐观,蓝领平均工资在3501-4000元的占比最多为43.1%。月薪在4500元以上的只有7.2%左右,另外也有13.3%的蓝领,薪酬在3000元以下。

在五大蓝领职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工种为操作工/普工。这些在巨兽般的流水线上埋头工作的制造业从业者,2016年平均月薪仅为4091元。造成他们薪资较低的原因除了就业人群基数庞大、工作含金量有限、工作可替代性强,也与国内制造业整体利润率低下,企业普遍运营不佳息息相关。而快递/物流受益于行业的蓬勃发展,薪资并不算低,但也没有高的离谱,2016年平均月薪仅为4578元。因此,在看到少数蓝领职位大热的同时,也应看到,更多蓝领工人的生存还是很艰辛。

3、多劳多得,蓝领加班不稀奇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文规定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但是数据显示,除部分欧美企业比较遵守这项规定外,78.8%的企业加班都超过了36小时,同时大多数企业也表示加班费计算基数是员工的底薪。这意味着,如果有高工资,也是靠超长时间的加班支撑起来的。

对于企业的“加班文化”,在苏州某电子厂工作的张先生表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有班加比没班加要好,好歹能多赚点钱。我的一个朋友的工厂,已经好久没接单了,只能领那么一点基本工资。”

06、“90后”蓝领“挪窝活跃”,创业意愿强

1、“90后”蓝领仨月就跳槽一次,找工作不将就

数据报告显示,频繁跳槽已经成为了90后新蓝领的日常状态。平均每3-6个月就会换一次工作,男性跳槽频率明显高于女性。超过40%的90后新蓝领会在工作1年内选择跳槽,相比而言,女性工作相对更稳定,工作3年以上才跳槽的,占比14.1%。

26岁以下的新蓝领中有18.6%表示3个月以内就会换一次工作,而26岁及以上的这一比例是15.3%。其实这一规律不仅存在于蓝领人群,在白领人群中初入职场的菜鸟在前三年的跳槽频率同样不输蓝领。

与很多人对90后“年轻任性”的印象不同,90后新蓝领跳槽时重点考虑上升空间,这一比例高达53.2%;其次才是收入及福利待遇。虽然初入职场的新蓝领们,工作压力大,整体收入偏低,但并没有影响到90后新蓝领们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理想。他们有梦想、敢打敢拼,与短期的利益相比,独立且坚持自我主见的90后新蓝领们更看重未来职业发展带来的长线回报。

2、“90后”创业意愿强,回乡创业催生“城归”现象

调查显示,90后新生代蓝领创业意愿强占比58.4%,调查发现,90后新生代蓝领更偏向于回乡创业,省会城市、县级城市及农村成为大众选择共占比86.6%。这主要是由于回乡创业成本低。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趋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一些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 工作成本大大增加。而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民工在家乡往往留有房屋、土地,进一步降低了创业成本。

同时在城市里工作过的农民工,相对于没有外出过的农民来说,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更加了解城市,知道城市的需求在何处,渠道、人脉有哪些。例如以做电子商务闻名的浙江丽水,起初就是当地的农民在上海打工时,了解到上海市场上的农副产品不能满足当地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于是返乡创业,通过网络平台,将家乡的绿色食品销往上海,结果大获成功。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也表示目前回乡创业的“城归”大约有500万人如陕西汉中地区的西乡县各个县的农民返乡种茶,贵州毕节返乡农民工在当地开设面包房、蛋糕店等店面,这一数量正在持续变化中,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07、返乡55岁以上农民工何去何从?

1、家庭原因是影响老一代农民工去留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42.3%的被访者因为“照顾家庭”返乡,28.3%的被访者因“年龄大,找工作困难”。同时,还有12.10%打算“返乡创业”。因而家庭原因是影响老一代农民工去留的重要原因。

同时,对于“是否再外出务工”、“有无重新打工计划”等问题,调查数据显示,63.2%表示不打算再外出务工;36.8%有重新外出打工的计划。

相比起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老一代农民工(55岁以上农民工)对于“打工”的目的很明确,主要就是通过外出打工赚取更多资金来改善家庭生活,因此返乡成为绝大部分老一代农民工的最终归宿。

2、49.3%的农民工返乡后选择从事农业生产

对于55岁以上农民工返乡后的具体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49.3%的农民工返乡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4.6%的农民工返乡后主要从事门店经营,21%的农民工返乡后仍以打工为主,其中就近乡镇打工的占14.2%。农业生产成为老一代农民工(55岁以上农民工)返乡后的首要选择。

08、“互联网+”背景下,蓝领招聘暗潮涌动

1、传统中介渠道依然坚挺,网络招聘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传统的中介门店依然是蓝领求职的主要渠道占比40%,蓝领互联网招聘发展虽比较迅猛,但占比仅有16%。而这主要是由于蓝领普遍认为亲戚、熟人和老乡等个人关系介绍工作比较靠谱,同时担心网络招聘欺诈问题。

尽管目前网络渠道占比仍然较低,但根据《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6-2018》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18.8%,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7亿元。互联网招聘增速迅猛。

同时,相比白领招聘来说,线上蓝领招聘发挥空间更大。白领招聘过程中往往要求对求职者的经历有详细的了解,需要通过几轮复杂的面试来筛选求职者。而蓝领招聘则大不相同,大部分的制造型企业对普通工人要求不高,求职者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即可,求职者只需要在线上提交年龄、身高、性别等基本信息。与白领招聘相比,蓝领招聘操作起来更加简便。

事实上,蓝领招聘市场在人员需求、时间性、流动性上都有极高要求。蓝领招聘行业拼的不是员工的学历、颜值,而是速度。这样的供需结构使得蓝领互联网招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蓝领互联网招聘仍是未来发展的主方向。

2、群雄布局蓝领在线招聘市场,抱团取暖品牌加盟被奉为上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市场发展中坚力量的年轻90后们,开始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社交、消费甚至求职等活动。于是,以百姓网、优蓝网为代表的综合招聘平台、以小美科技、好工到为代表的垂直服务业招聘平台等开始纷纷发力互联网蓝领招聘市场。

从目前整个国内的在线招聘市场来看,还没有哪一家能够真正称霸整个市场,整个在线招聘市场实际上已经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蓝领招聘平台为尽快拓展占领市场,传统的劳务中介机构为尽快实现转型,品牌加盟就成了两者优势互补合作最佳的方式。

目前专注于蓝领互联网招聘的优蓝网线下加盟合伙人达100多人,而这些加盟合伙人皆为当地劳务中介机构。不止是优蓝网,劳联集团、中劳网、职多多等都是采用线上线下、品牌加盟、双线齐发的战略模式,由此可见中小型劳务中介机构将转型成为品牌加盟店。

09、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2016年中国经济进入L型走势,6.7%的GDP环比增长速度创下6年历史最低;经济结构调整引发全方位变革,百万煤矿职工下岗潮;生育率连续5年降低,农民工数量持续减少,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与此同时,企业蓝领用工福利的提升,劳动力市场呈现新常态,互联网招聘渗透率较低但成大势所趋。群雄纷纷布局蓝领在线招聘市场,品牌加盟成为传统劳务中介与互联网招聘平台优势互补的最佳策略。2017年中国蓝领经济又会走向何处?

1、制造业正在回暖崛起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回顾2016年以来,中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来提升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比如,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新企业注册“立等可取”,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营改增全面推开,实现了所有行业税负下降,全年减负达5000亿元;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适当降低,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企业负担明显减轻。这些举措都是雪中送炭,不仅能解实体经济燃眉之急,而且有利于让实体经济的“根”扎得更深、更牢。

同时各大经济指数也指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回暖崛起,如下半年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5个月超过50%。同时各大企业纷纷投资实体经济如万达首次投资实体制造业——珠海银隆,高端音响品牌“帝瓦雷”获1亿欧元C轮融资,富士康、雷诺等公司投资等等。

2、中国农村劳动力向一线城市集聚的潮流即将结束,二三线回流、逆城市化等现象当成为主流

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逐年上升,“逃离北上广”的流行口号正逐渐成为现实。同时随着三星、阿里巴巴等企业知名度的持续提升,蓝领转而关注如杭州、西安、天津、苏州等集中了大型企业生产制造基地的新一线明星城市。近几年,无锡、合肥、青岛等二线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大型企业入驻,对人才需求量暴增,具有平台高、晋升机会大、生活成本低等优势,也开始成为蓝领就业的热门城市。中国农村劳动力向一线城市集聚的潮流即将结束,二三线回流、逆城市化等现象正成为主流。

3、二三线城市正逐一崛起,人力资源服务和职业教育行业应及时调整战略和市场布局

中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北上广”等一线大都市引领,导致众多的商业品牌都选择把总部放在这些城市,而“北上广”自然也成为了消费潮流和服务标准的引领者。然而随着产业转移、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无差别等要素的变化,一个个二三线城市正在崛起,这必将对众多企业的市场战略布局、服务重点、顾客研究、市场区域划分等形成影响,如华为迁入东莞、三星集团投资70亿元落户西安高新区、迪斯尼投资86.6亿元项目落户合肥。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和服务半径,尤其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和职业教育领域,不能全部只盯着北上广一线城市了,要顺应这个趋势重新布局。

4、延退或释放8000万劳动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上日程

11月18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出席第32届全球大会世界社会保障峰会时,再次明确提到,将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也是他今年7月介绍中国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以来,再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提到此项政策。与此同时,媒体也爆出2017年,中国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即将正式推出,而延退将释放8000万劳动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已经提上了日程。

5、蓝领薪资或遇天花板,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关键

截至2016年11月28日,已有海南、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天津、河北、四川、云南、陕西、江西、新疆、上海、贵州、广西等19个省(区、市)公布了今年的工资指导线。与去年相比,多个省份的指导线数值都有所下降。其中,海南、甘肃、河北、四川、山东、青海、陕西等7省份的上线、基准线、下线均有所下降。例如:甘肃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1%降为8%,上线从16%降为14%,下线由5%降为4%;河北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1%降为8%,上线从18%降为13%,下线由4%降为3%。而这说明了蓝领想要依靠政府提薪已经成为过去,蓝领薪资始终是由市场决定的,不可能实现始终一路高涨,而想要获得更高薪资必须提升员工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6、技工备受市场追捧,《规划》或引发培训热潮

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从总量和结构看,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1.3%,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总量严重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受供求影响,目前,高技能人才年薪已超10万。

12月,人社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规划》首次明确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而这一政策的发布也表示技工不仅受市场追捧更受国家重视,这或掀起技工培训热潮。随着机器人逐渐替代人类从事繁重、复杂、枯燥、危险的工作,因此不难想象,未来技工将前途无限。

资料来源:
《优蓝网王云雷:二三线城市正逐一崛起意味着什么?》
《2016中国十大企业选址事件》
《未来五十年中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
《2016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
《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全球的成本竞争力如何变化》
《中美制造业的真实对比》
《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6-2018》
《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16年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17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保持扩张

12月份,制造业PMI为51.4%,比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为年内次高点,高于全年水平1.1个百分点,且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主要呈现出五方面特点。一是生产和市场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生产指数为53.3%,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是PMI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仍为年内次高点;新订单指数为53.2%,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年内高点,与生产指数的差值降至三年来低点,表明产需平衡较为稳定。二是新动能拉动制造业增长的作用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8%和52.0%,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PMI创今年新高。三是部分消费品制造业增长较快。随着元旦和春节假日的临近,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实现快速扩张,PMI均在53.0%及以上。四是进出口保持小幅扩张。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1%和50.3%,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五是受雾霾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部分企业减产限产。高耗能制造业PMI为49.8%,重回收缩区间。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为46.3%,比上月下降3.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部分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和物流成本持续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本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9.6%,连续6个月上升,攀升至近年来的高点。同时,反映运输成本上涨的企业比重连续5个月上升,企业经营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利润空间受到一定挤压。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3.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是制造业平稳运行的主要支撑;中型企业PMI为49.6%,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继续位于收缩区间。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比例接近六成,为今年以来的高位,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困扰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困难之一。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呈扩张态势

1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为年内次高点,且高于全年水平0.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扩张态势。

服务业延续较好增长势头,但扩张有所放缓。商务活动指数为53.2%,虽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年水平0.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实现较快增长。道路运输、水上运输、餐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居民服务及修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业务总量有所减少。特别是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在收缩区间继续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有所显现。此外,服务业投入品价格和销售价格指数为54.9%和51.4%,分别比上月上升2.4和0.3个百分点,两者差值有所扩大,部分企业利润有所减少。

建筑业继续保持快速扩张。商务活动指数为61.9%,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高于全年水平2.1个百分点。从市场需求看,新订单指数为59.2%,高于上月4.1个百分点,为年内高点,建筑业继续保持较强扩张动力。

安居才能乐业,居住改善或将成为缓解新生代蓝领工人不足的当务之急!

《90后漂亮女农民工和男工混住好尴尬》引发了腾讯网友的热议。其中恶劣的居住环境也引起了许多农民工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在留言区晒出了自己的宿舍。农民工一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白天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夜晚栖身于恶劣的休息环境。时值隆冬,居住在简易宿舍的农民工兄弟们,你们过得好吗?

6

超过46%的企业提供免费住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8.7%的农民工住在单位宿舍,工地工棚居住的占比11.1%,有超过50%的农民工选择租赁居住与回家居住,这与超过46%的企业提供免费住宿不无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务工地自购住房的仅有1.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去库存正面临着“住不起的城里房,回不去的故乡”的尴尬。

从近几年外出农民工居住情况的变化看,呈现出与他人合租住房比重上升、独立租赁住房比重下降的趋势,另一明显变化态势是务工地自购房比重下降、乡外从业回家居住比重上升。

4

农民工居住环境——两极化明显

1、极少数安心舒适的蓝领公寓;

目前工厂提供的宿舍,大部分免费,少部分在工资中扣除,多为50-100元/ 人,宿舍多为8人间,少数工厂为10人间,极少数工厂6人间。

在大型工厂,住宿条件相对较好,这主要表现在所有的房间及床位设置按照国家规定的面积进行设计;公共走道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最大程度保障在住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每间房间均配备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电风扇,空调等等做到员工拎包入住。某些企业甚至会为留住员工,会提供及时的宿舍维修服务,并配备专业保洁,每天对公共走道、房间及卫生间进行彻底打扫。而这样的蓝领公寓生活也只有极少数的蓝领工人享受到。

2

2、大多数的集装箱房的“柜族”生活;

一个简易门、两扇防盗窗、5厘米厚的岩棉夹心板,这样形似集装箱的“大柜子”,面积只有十多平方米,但却住了十多个人,他们居住的条件与周围动辄2-3万/平方米的楼盘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是城市中的“柜族”。为什么蓝领农民工为成为城市中的柜族呢?原因很简单,价格低廉,日租仅6元。

为了留住员工,这些中小型工厂及建筑行业企业不得不提供宿舍,而出于成本的考虑,他们大都选择企业通过租赁空置物业或将自有物业进行改造、装修。同时无免费住宿而只能租赁房屋的蓝领农民工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廉价的集装箱房就成为了民工与企业他们大多数的共同选择。

在上海市某建筑工地附近,住人集装箱的外墙上刷着这样几个字:“日租金仅需6元”,并留下一串电话号码。笔者拨打了其中一个电话号码了解到,这些集装箱都是由一些专门出租集装箱的公司来安装的。接电话的罗经理表示,他从事住人集装箱出租业务已经十多年了,基本上只要有建筑工地的地方,就会有住人集装箱的存在。“现在很多工地都喜欢租集装箱来给农民工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搭建活动板房。因为集装箱算下来会更划算一些,工地只需付一定押金,我们就用吊车把集装箱吊来安装好,最低的日租金6元就可以。需要更大的集装箱或者另外安装空调等设施的,价格稍微高一些。但是还是会比活动板房便宜。”

5

除了划算以外,集装箱也更灵活更耐用。“活动板房基本上拆过两次后就变形了,不能再次使用。而集装箱是整体焊接结构,没有拆卸组装问题,不存在变形问题。搬迁也不费劲,因为集装箱房屋可以整体移动,可以叫吊车整个吊走,特别方便省事。”罗经理说。

“这没什么,除了地方小点其他还挺好的。打工本来就是走南闯北,临时住的地方也没法讲究这么多了。以前我们打工的时候还住过更差的呢。”某建筑工挠着脑袋说。

(1)众多男女混住,空间狭小成尴尬;

在“柜族生活”中,10平米左右、8-10人一间、男女混住是常态。大家用布帘子遮挡床铺,形成相对隐秘的空间。而在这其中夫妻生活、男女生活成尴尬。

(2)极易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农民工住在集装箱里,对于施工单位而言确实省事方便。但集装箱住房真的安全吗?据相关媒体报道集装箱内部线路错综复杂,而且空间狭窄。一般的集装箱宽度都在2米左右,唯一的区别,就是长度,有6米的,还有12米的,但不管怎么变化,门的大小是不变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从小门中逃出难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集装箱住房都没有排污系统,污水直接向外排放,对于周边环境有所影响。

相较于更艰难的蓝领农民工,“柜族生活”已经很不错了。简易的帐篷、有待拆迁或者未完工的房子等等,冬天挨冻,夏天受热,空间狭小、拥挤,更是他们宿舍常见的景象。

1

【小编观点】

近期中国“生育荒”加速老龄化,劳动力5年少了2000万!民工荒越来越严重;以及某知名蓝领招聘平台发布的蓝领薪资报告,按摩师月薪过万就证明蓝领将越来越抢手,高技能的新生代蓝领将越来越富足。而随着新生代蓝领自由意识、权益意识及生活品质意识的提高,他们渴望像白领一样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他们不再像老一代农民工只满足于“有地儿睡,有饭吃”,随着收入的增多,他们对吃和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住要住的舒服,吃要吃的健康、卫生。而在这方面,住是第一位,吃和用则是其次。

3

因此,现在已经到了解决“住”的问题的时代了,若是等到他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这一问题,到那时也许他们就不需要企业了。如果我们从前谈这样的问题,您可能会觉得这也就只是一个话题而已。但是今天,当面对越来越难的新生代蓝领招聘,我们还能这么傲慢吗?我们必须明确对于新生代蓝领只有安居才能乐业,谁最早开始服务这一群体,解决这一问题,谁就将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1、企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若是想真正摆脱“民工荒”留得住员工,就需从改善员工的住宿环境做起,若是无力承担较好的住宿环境,亦可向新生代蓝领协商50-300价格不等的有偿宿舍。同时,若是条件允许,亦可提供夫妻方,男女宿舍,控制宿舍入住人数。近期上海黄浦为引才不惜重金,拿出市中心地块打造人才公寓,虽面向的是白领群体。因此,若是条件允许,企业可联合与政府合作向高技能、稳定性好的蓝领人才提供蓝领公寓。毕竟企业的发展、城市的打造离不开他们。

7

2、针对大多数蓝领农民工的“柜族”生活,政府有关部门应就民工宿舍出台一个统一的要求与管理办法,建立民工宿舍最低标砖,规范民工住宿环境,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据了解,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条文约束用工单位“包吃包住”的内含。他们在城市务工,既享受不了市民的生活待遇,也享受不了市民的社会权益。同时,因为“柜族”们的简易房“存在安全隐患”和“违规占道”一拆了之的短视做法,更是不行的。政府有关部门更应从从人性化执法和灵活科学管理的角度,从长远角度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如对给予提供住宿的企业给予经济补贴、建立蓝领公寓等等。

中国“生育荒”加速老龄化,企业和劳务圈应做哪些改变和提升?

12月4日,有媒体称中国生育率为全球最低,老年人数不断走高,人口结构矛盾突出。与此同时,也爆出外企为留住中国年轻员工帮忙找对象,这两者是否存在必然性?而企业和劳务圈应做哪些改变和提升?

01、生育率全球最低 五年至少减少1934万劳动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而这个数据比必要的人口更替生育率低两倍,《人民日报》称这意味着中国生育水平是全球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9.25亿人,2012年比2011年减少345万,这是劳动年龄人口的首次下降。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预计2016年至少将保持2015年的降幅,或者下降幅度还会更大。即使按照487万来计算,这5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总共下降了1934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曾表示,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至9.11亿,还会持续下降,而且到2030年以后将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过程,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到2050年,人社部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左右。

劳动力供给持续下降带来劳动成本的迅速上涨,近年来全行业薪酬增长率平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比如,2011年为11.3%,2012年10.5%,2013年9.7%。不少外资企业近年来撤离中国转向东南亚,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有直接的关系。

劳动力供给的减少还引发了人力资源流动频率与规模的增大。数据显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离职率2011年为35.5%,2012年37.2%,2013年36.2%。曾湘泉说,甚至有企业反映员工的离职率达到了50%,同时劳动争议也频发,这些都给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02 、最低老年人口持续走高占总人口16.1%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2.2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1%。智研咨询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71亿,占总人口的25.3%;2050年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1

值得吃惊的是,尽管老年人口持续走高,但并没有多少老年人投身于劳动力就业市场;据悉,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企业不愿意接受。根据专注于蓝领招聘的互联网平台优蓝网数据显示愿意接受5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入职工作的仅有1%,而市场调查也显示,即使企业愿意接受50岁以上的老年蓝领,也多以临时工、小时工为主,更别提签订用工合同及缴纳保险。

03、企业和劳务圈该怎么办?

尽管当前用工许多企业在惊呼用工荒,但其背后更是员工的大量离职——企业的用工需求,往往是因为大量的人员流失率所致。如果企业不能降低自身的人员流失率,那么企业永远都会感觉到“用工短缺”。因此,笔者以为针对新生代蓝领数量持续走低,老年人口不断上升现象,应加强对新生代员工的挽留、顺应潮流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岗位。

尤其是劳务中介机构应提升服务质量,高度尊重蓝领群体。随着蓝领群体的社会地位及薪酬待遇的逐步提高,劳务中介机构应提升服务质量,在充分了解及实地考察就业企业员工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信息之后才能推荐给蓝领群体其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作企业及工作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蓝领群体的尊重与信赖。同时,更应清楚的认识到随着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国家对行业不规范行为采取的高压态势,劳务黑中介已经无法存活。

而在接待这一群体时,更应从实际行动上高度尊重与关怀,如免费热水的提供、“女士”“先生”称呼的转变、异地就业的接送服务等等,吆五喝六已经成为过去。而在这一方面,劳务中介机构可向猎头机构学习,提升服务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高度重视新生代蓝领的需求;

劳务圈的同仁们及用人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存在本质不同,并对新生代农民工予以高度重视。市场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打工的目的并不是养家糊口,很多人挣钱不但不交给家里,还向父母要钱。在达到一定条件时,他们希望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或自己当老板。

同时,随着“民工荒”的来临,蓝领员工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对企业有牵制作用,否则影响的是企业的效益。因此,绝不能把他们当机器人看待,而因工作出错动辄打骂的行为已经成为了过去;只有高度重视新生代蓝领的需求才能做到挽留员工,这也要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用人企业具有“同理心”。

2、加强新生代蓝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今年7月,广东顺德一家公司的员工覃某,向厂方递交辞职信,称自己的辞职原因是“厂小,女孩少,不好泡妞”。而这封辞职信也被广大网友戏称为“最牛辞职信”。这在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员工中,这样看上去无厘头的辞职理由并非个例。在薪酬待遇以外,他们对工作环境、发展机会、文化生活有更高的需求。不好玩、没朋友,甚至没有网络,都能成为他们的辞工理由。

因此,劳务圈及用人企业应加强新生代蓝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提供他们合适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如果用直接、严厉的管教方式,他们甚至会立即向你提出辞职,哪怕还拖欠着工资,他都可以不要。在他们眼里,个性、尊严比工作更重要。

3、帮助新生代蓝领解决婚恋及情感问题;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专家表示,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面来袭!而这其中不乏蓝领男女青年主动或被动选择单身。这将严重制约着劳动力供给的选择性与可持续性——婚姻不稳定,如何稳定就业?如何生孩子?

因而劳务圈的同仁们与用人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帮助未婚打工男女完成人生大事,同时主动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情感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家庭关系的维系,婚姻裂痕的修复等,这些问题也都需要恰当的关注到,毕竟家庭生活的和谐稳定也会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的全情投入。而法国信用卡及支付相关产品制造商欧贝特科技驻深圳高管帕里斯·哈吉索蒂里奥就试图通过相亲赢得员工的心。他表示“如果他们能找到男朋友或女朋友的话,留住他们会更容易一些。”

4、“银发经济”或成中国的明天。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在当前情况下,“银发经济”或成中国的明天。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全美国75岁以上的老人当中还在继续工作的人数,已经接近100万。而10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67万。这充分说明,银发族工作已经成为一股潮流。55岁、60岁或者65岁都不应该是停止工作的限制年龄。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人在衰老的过程中就会变得迟钝,但是新的调查结果表明,“婴儿潮”一代在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龄时,仍然有很强的活力和创新力。敏锐、智慧、富有创造力是这代人的典型特征,因此,他们更有可能为社会继续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成为负担。

中国现在还只是45-60岁这批人有就业危机,而这批人恰恰还继承了中国老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让他们年纪大了就失业,不但让现在的年轻蓝领看到了自己无出路的未来而过早地绝望,最为重要的是劳动精神的断代将不可继承。那么,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效益也必将大为降低。因此,有耐性的开发和培育大龄蓝领工人,不但是为他们,也是为企业的可持续劳动力供给提供足够的蓄水池。

而事实上,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年长的劳动者更具敬业精神和稳定性,如果我们进行合理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培训,那么,在最需要耐性和稳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用人企业应适度放宽用人年龄标准,并开发合适的岗位提供给这些老年农民工。

资料来源
【1】《中国劳动力人口5年减少2000万 2050年或降到7亿左右》
【2】《民工二代 我们不是机器!》
【3】《外企为留住员工帮找对象》
【4】《是时候关注老年劳务了》